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周口鹿邑叛逆少年全封闭管教学校

有教育专家说,教育应回归家庭和父母,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培训父母”可以有,关键看“怎么做”。与其说是让父母“持证上岗”,不如理解为激励那些愿意学习教育理念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家长“终身学习”。子不教,父母责。《家庭教育法》赋予了父母及监护人家庭教育的主体地位,同时,对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或者非法阻碍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也将通过法律施以严惩。因此,对父母来说,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律法的要求。目前,通过“双减”等文件精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已得到治理,改变了家庭只是学生课堂的延伸、家长只是学校老师助理的状况,彰显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家庭教育从学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也归还了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权力。

家长要陪孩子一起学习。比如孩子的数学成绩不是很好,家长不要让孩子以为你什么都知道。当孩子不理解时,家长也要装出不理解的样子,和孩子一起重新阅读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孩子一起学习,用自己的头脑学习,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增强。慢慢恢复,只有孩子的信心才会恢复。那么,厌学的感觉自然就会消失。

今年1月1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有法规的约束人们对家庭教育会更加重视。而且三胎开放了,孩子多了,家庭中出现的亲子矛盾和问题也就暴露了出来。这时家庭教育指导师就有了更迫切的需求。

那么对于让孩子自主选择作业家长又是怎么看的呢?问卷调查中46%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孩子自主选择作业,也有32%家长认为没有必要让孩子自主选择作业。

那孩子们需要的,从外面得不到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劲的,可以传承永久一代一代的。我们应该开始重视这种家庭教育的力量。

“还要懂得教育需要理智,克服情绪化。要清楚教育需要什么,孩子需要什么,孩子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她举了孩子做错题的例子,建议家长应理智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是什么,而不是发泄情绪,“家长要保持教育的稳定感,不要把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孩子上学以后,家长最大的事就是关于孩子的学习,家长的情绪是被孩子的学生成绩所牵引。有时候,只要孩子一犯错,家长就只是从孩子身上找问题,有时候,还会找老师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一些误会。

所以,家长看到的是孩子屡教不改的不良行为和学习态度,可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是孩子畏惧失败,怕损伤自己的自恋。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