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苏州吴中不是所有孩子有叛逆期如何是好

很多学生只是知道一味的学习课本知识,但是没有能力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这也是传统教育的弊端,很容易将孩子养成只知道学习的书呆子。纪伯伦的诗歌《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中写道:“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一个优秀的孩子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和谐亲善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绝对的。从言行举止到行为做事,从为人处世到性格习惯,从品质修养到学习力,父母无时无刻都在影响和塑造着孩子。一个整日低头看手机的妈妈是永远培养不出一个爱阅读的孩子的,一个喜欢破口大骂的父亲是永远培养不出喜欢说谢谢对不起的孩子的,一个鸡飞狗跳的家庭是培养不出一个性格和善、遇事沉着的孩子的。父母的智慧决定了孩子的发展,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认知水平也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开心上学,在假期中家长尽量要和孩子一起保持正常的作息。家长要引导孩子开始适应上学的生物钟,尽可能地按时起床、睡觉和用餐,并配合一定的户外活动。

1.帮助你的孩子做作业和学习。让他们早上准备上学。参加学校活动,参加家长会。让孩子帮助母亲做晚餐,摆桌子或清理东西。了解孩子的朋友。

2.一般一个人一件事情做的时间长了都会有倦怠不想去做的时候,孩子上学也是。但是如果孩子之前一直很好,最近一段时间经常会以各种借口不去上学,那么家长应该要注意了。

3.作息时间要规律。在开学前两个星期,就要让孩子执行上学期间的作息制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能有效避免孩子在开学之初精神不集中,困倦、散漫等现象。

4.对此,从“父母”升级为“学生家长”的爸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上学是孩子人生第一个非常大的门槛,是从家庭过渡到社会的第一步,难度很大,需要适应的东西很多,家长要充分配合,做“神助攻”,别做“猪队友”。

5.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青少年从不喜欢学习到讨厌学习,从不想去上学到拒绝上学,父母再凶狠的责骂、老师再充分的理由、同学再热情的唿唤也无打开这些孩子的心门,厌学拒学已然成为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4.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中华礼仪。家长可以结合端午假期与孩子一起交流端午节的历史起源、传统食俗、文化影响等,和孩子一起体验多彩的端午节习俗:包粽子、挂艾草、做香包……感受传统节日的内涵,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孩子自觉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孩子上学之后,他每天坚持接送孩子,积极和老师沟通建立联系,对他来说,老师才是最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第一人。同时,也开始进入家委会,开展组织各种家长活动。——要让自己成为在学习上能为孩子添砖加瓦的助力。

很多孩子都因过于贪恋父母给予的宠爱与庇护,而不愿冲破舒适圈,同样父母也不愿对孩子“放手”,这就导致了这类孩子性格中缺乏主见,生活中无独立自主。

其实,许多家长谈起自己的孩子都有类似看,这些小家伙在家长眼里是不愿好好学习的孩子,在老师眼里是不愿好好学习的学生。对于这些孩子,有没有一块吸引他们学习的磁铁呢?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