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新乡卫辉素质教育学校

但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光是靠宠是不行的,只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才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能娇生惯养,家里有人娇生惯养,可是进入社会呢?进入社会还会有人娇着他,宠着他,依着他,顺着他吗?所以这值得我们家长反思。让孩子养成提前预习课本知识的习惯,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课,去学习,这样学习效率自然会得以提升,在学习新知识时,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她还建议,父母应该首先去了解孩子厌学的情绪是什么原因引发的,知道孩子在学习时遇到了哪些困难,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帮到孩子。如果孩子的抵触情绪没了,根本不用父母说教,自然会进入到学习状态。“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比大人更明白,他们处在这个年龄的任务就是学习。”(内容综合自钱江晚报、潇湘晨报等)

1.有时候,孩子厌学与孩子自己是有一定关系的。比如孩子在学校存在一些困难:注意力问题、缺乏伙伴、被孤立、被欺负;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自身要求过高等。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厌学。

2.未成年人有严重犯罪行为或不良行为,可以依根据情况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训诫,可以责令他们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如果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导致厌学逃学,父母如果放任不管,官可能会指派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家长进行指导。

3.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做作业时总是会出现先玩耍后做题,时间紧迫随便写一写,有些厌学的学生做作业时只是应付差事,答的题是答非所问。当家长问其原因,他只会说一句:我不会。

4.充分理解孩子,认同孩子的厌学情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无趣厌烦是很正常的情绪,毕竟大人也都是过来人。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谅孩子,去询问孩子是因为不理解还是教学的原因等,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帮助。

5.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孩子厌学的原因,可能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或父母关系导致孩子有这种不良的现象。也有可能是孩子对学习的认知是消极的:认为学习苦、使人充满无力感和挫败感。

刘同学是一名还在上小学的学生,也是其他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平时的成绩非常优异,并且也在非常努力地学习,养成了极好的学习习惯。

饶雪莉老师,作为亲子教育专家,曾说过:不爱学习的孩子,大多是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应努力帮助孩子们创造一个温暖宽松的学习环境,尽量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感受到求知的快乐。如果遇到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要和他一起分析原因,重拾学习的信心。

新学期开学前一两个星期,是孩子“开学综合征”出现的高峰期,家长可以从孩子明显的情绪变化、行为等方面的改变进行判断。生理上,孩子可能会出现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食欲不振等症状;心理上,孩子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厌学、焦虑、理解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等。蔡亚宏提醒:“如果孩子开学前几天一说到开学就心绪不宁,坐立不安,出现哭泣、发脾气、失眠等情况,家长应引起重视。”

一,孩子不装病,不要把孩子求助的信号解读为“装病”、“矫情”、“获得关注”。孩子常见的与抑郁症有关的求助信号包括但不限于饮食起居模式的改变(没胃口或暴食、与情绪有关的便秘或腹泻、各种睡眠问题);躯体表现(与心理状态有关的各种生理疾病、不明原因的疼痛、过敏、脱发等);人际交往模式改变(回避交友、对曾经感兴趣的活动突然丧失热情);学业发展改变(成绩显着持续下降、无完成作业考试、拒学厌学、对各种事务都没有兴趣或热情)。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