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分享攻略】淮安清江浦孩子叛逆不愿去学校如何弄

12月3日,长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中心组织的家庭教育送课到区、到校专题培训来到了绿园区,在宁静小学开展了一场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的专业培训。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我作为一个母亲,陪伴孩子是最多的,不管是孩子的生活,还是孩子的学习,我都要去管理,所以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也有了很多的家庭教育的心得。那么现在我就来总结一下我在家庭的教育心得:

我让妈妈比照现在堆砌这么多的教育资源,学了很多零散的技能,把孩子的时间占得满满当当的,能否抵达这个终点呢?逐条对比发现,身体健康的目标能基本达成,如果孩子上了很多没有兴趣的兴趣班,最终可能伤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就像我们见过的很多孩子一样,最终反倒是厌学,把时间安排得这么紧张,通常孩子都生活在家长的催促中,最终发现孩子和家长关系紧张,没有能力安排好基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没有时间交朋友。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四条强调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这种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因此家庭教育的核心它就在于培养孩子学会做人,也就是现在新的“三好学生”标准: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这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原点。

强烈的逆反心理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常见现象,他们赖床、不收拾房间、挑食,做作业拖拉、看电视毫无节制、厌学,爱和父母对着干等。这是因为他们进入学校后学习了很多知识,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思想意识,自己以为已经是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便急于想挣脱家长的掌控,于是处处和父母唱反调。

为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校携手共同培养、教育孩子,力求家校合育效果最优化,10月21日下午,我校特邀心理讲师、家庭教育专家余丹老师,面向24个教学班中有亲子教育困惑的家长代表,进行了以“幸福家庭”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公益讲座。此次讲座是我校家长学校授课活动,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之一。

小孩子可能都会有一个现象,会喜欢乱拿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并且不肯还给对方,不管家长怎么教育,就是说不听。但是家长们其实有没有去了解过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呢?是什么原因所引起的孩子有这种行为非常重要,因为可以让家长寻找解决这种行为的方,只有帮助孩子解决这种行为,才能让孩子撤掉改掉这种坏习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会有这样的行为?

多开导孩子。就算孩子考试考砸了,家长们也不要一上来就非打即骂,而要帮孩子一起分析考砸的原因,开导孩子一次不行还有下次,这样孩子才不会在压力当中越陷越深。

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周末时间完全占满,不给孩子休息的时间。出来吃饭上厕所,其余时间基本都在学习,奔波在各个辅导班之间,时间长了孩子压力就会变大,原本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就已经很长了,周末还要学习,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心理。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给孩子休息,辅导班不一定多效果就好,孩子感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