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青少年戒网络沉迷全封闭式学校咋搞

初中应往届毕业生年龄尚小,无论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都还没定型。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好处于青春叛逆期,成绩差,无法跟进教学进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导致自卑心理。作为一名教师,在从教生涯,难免会遇到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但是我们不能直接选择放弃,更不能过早地给孩子定性,毕竟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传授孩子知识和技能。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保证孩子拥有健全的心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家庭教育问题。

1.《意见》要求,要分类精准施策,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对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有一定困难的家庭,根据实际需求开展支持型家庭教育指导,包括提供心理疏导、亲子沟通技能培训、亲子关系修复团康、经济求助等服务。对于存在监护教育不当或者失管失教问题,尚未导致未成年人行为偏差或遭受侵害后果的,通过参加家长课堂、亲子公益活动、组织旁听开庭等方式,开展督促型家庭教育指导,必要时检察院将制发《督促监护令》并进行训诫。

2.家庭教育不是“正规教育”,而是一种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但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淡化学校教育的色彩。而生活中,家庭教育学校化现象很普遍,孩子到学校的任务是学习,可回到家里,家长仍然追着孩子的学习不放,孩子自然会很反感。和孩子沟通不是学校上课,要融入日常生活中,应随时随地自然而然。

3.1、要搞好家庭教育,就要真正了解孩子,关心孩子,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这需要家长做大量的细致工作,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留意孩子的书包,于是深思熟虑,经常与之谈心,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和要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全面了解孩子,才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给孩子以帮助和指导,引导孩子健康。

4.问题:一是生源复杂,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差异巨大;二是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生心理问题较为普遍;三是学生基础差距大客观存在,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四是对乡镇学校教师的教育能力与教育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家庭教育,并不是大多数家长心中认为的“知识的传递”,家庭教育更多的是生活上的教育,是对孩子人生观的培养,让他们可以走上正确的道路;家庭教育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生,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幅度的提升;家庭教育更是对生活习惯的培养,使他们有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是未来有更强大的竞争力。

父母以身作则,有健康积极的心态,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的成长,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先要做什么样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孩子极易受家庭的影响。离开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到了家庭可能会“一笔勾销”。总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互相配合,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据耿超介绍,在他过去接触的案例中,有些家长存在严重体罚、变相体罚孩子造成伤害,有些则因为离异等原因对判归自己照顾的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辍学等严重不良行为。“《家庭教育促进》除了明晰各方责任外,还从家庭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保障支持、多方联动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定,对福利机构、学校等多部门单位制定进一步的细化规定,特别是明确规定了公检机关在办理案件中有权根据情况对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这种规定的进步意义和实践价值将远大于罚款或拘留的简单规定。”耿超说。

在家庭教育中,到底是母亲重要还是父亲重要?张锦庭的答案是:第一,父母都重要;第二,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父母发挥的作用不同;第三,小学阶段,父亲的作用不可或缺。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