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安庆望江青少年特训厌学叛逆少年特训学校

此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志愿服务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会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活动结束后,祖辈监护人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认识到科学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今后会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方面知识的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当今“双减”之下,为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效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市北区教体局第五期“市北家长大课堂”,邀请了山东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孔屏,作“读懂孩子,理解教育——做双减背景下的智慧父母”专题讲座。

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源于将“阶层上升”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待通过孩子的努力,让自己一家人有一个更精彩的未来。

1.面对越来越近的高考,首先我们得有一个常识:孩子和家长有焦虑情绪是普遍的,也是正常的,因为大多数个体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都会产生焦虑情绪,只是不同学生和家长的焦虑程度不一样,有的很低,有的很高,有的适中。而众多的研究显示,适度的焦虑是有助于更好的发挥。

2.幼儿第一次长时间与家长分离,离开家庭进入到幼儿园小班进行游戏、生活时所表现出的紧张、不安、恐惧等都是正常的焦虑情绪。家长要提前为宝贝们和自己做好心理建设,帮助孩子树立良好心态,在心理上对幼儿园产生好奇、向往之心。开学后家长不能因为看到孩子哭就不忍心而把他接回家。只有坚持送孩子入园,他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3.其实这些情况都是一种幼儿园分离焦虑。这种焦虑孩子和大人都会存在。毕竟要突然去过上一种完全陌生的生活,说一点都不焦虑那是假的。可是幼儿园焦虑应该怎么缓解呢?

4.其次,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安抚工作,让孩子明白离开家庭只是暂时的,并不是父母要离开孩子,让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充分的理解这件事情。等孩子充分理解以后,明白这只是短暂的分开,那么孩子的恐惧、焦虑情绪就会逐渐的缓解。

5.谢谢信任!您说您是一位离异人士,孩子归您,媳妇是越南的,现在已跑回越南,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一直在为孩子该在城里或农村老家上学而纠结。

此外,学校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着名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教授团队,到校开展家庭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改进家庭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学校通过课题立项的方式,引领全校教师开展改进家校关系的研究,以此推动学校教育生态不断良性发展

很多时候,幼儿的入园焦虑往往是因为家长而引起的。有些家长在家的时候怕孩子刚入园会不适应,于是就会给孩子打预防针:“宝宝去了幼儿园后不能哭哦”“宝宝要乖乖的,妈妈就很快来接你了”。再如有的家长为了想让孩子听话就会说:“你再不乖我就把你送幼儿园里去,让老师管教你。”这些话在潜移默化中往往会给孩子带来疑惑,为什么去了幼儿园要哭?为什么乖了妈妈就会很快来接我,难道不乖就不来接了吗?老师是不是很凶的?等等,从而慢慢的,幼儿会开始畏惧上幼儿园。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会产生不同情况的入园焦虑[1]。

今天孩子母亲的情绪失控,孩子即使能够手术成功,对于他的伤害,也是不可逆转的,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出现情绪崩溃,只有我们放下焦虑,才是孩子的福气。

面对以上普遍现象,花花想说的是,我们不妨让孩子知道上学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就像爸爸妈妈要去上班一样,宝宝也是要去上学的。用平和的方式和孩子说再见,让他觉得上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知道不能逃避后,他自然而然就会接受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