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实测分享军事化叛逆管教学校咋搞

“尽管《家庭教育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在于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但是这并不意味这推进家庭教育仅仅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承担的责任。”郑自飞指出,《家庭教育法》在明确家庭责任的同时,也突出强调了国家支持和社会协同。这实际上就为家庭教育的推进构建了一个“以家庭教育为主体、以国家支持和社会协同为辅助”的协作性机制。在当前家庭教育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情形下,需要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妇女儿童工作机构等积极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家庭教育工作,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其实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家长的行为与生活,家长自身的行为就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模板,而家长如何与孩子交往,解决孩子的问题等也成为孩子观察、模仿的内容。家长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无时无刻不在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影响着孩子。当家长因自己的热爱而感染孩子,因自己的顽强而打动孩子,因自己的思考而熏陶孩子的时候,家长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和探索,也悄悄在孩子心中留下了印记。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帮助每个生命逐渐绽放生命的能量,并获得感受幸福的能力。

还有一些孩子的压力来自他们自身的高标准、严要求。有的孩子天生好强,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希望自己能超越别人,因而这类孩子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但是当成绩和付出不成正比,或者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达不到设定的目标时,这种心理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如果压力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尽管这种压力来自自身。正如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指出的:当孩子无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时,就会产生懒惰和退缩心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做好“消防员”的角色,教导孩子降低学习目标,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才是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的关键所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立德树人是根本。“双减”政策实施后,带来了更多的亲子陪伴时光,我意识到培养人格健全、适应社会的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要让孩子有自我、有兴趣、有爱心、有追求。

父母的语言,曾经是孩子们最喜欢听的声音,家长们不要和孩子成为最亲近的陌生人。要耐心地和孩子交流沟通,不要变成被孩子嫌弃的父母。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沟通的家长。

国家近些年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通过妇联或其他渠道不断在帮助学校、帮助家长,这是我们已经感受到的。我希望在家庭教育这个专业的领域上,能有更多的投入和平台建设机会,也希望有更多老师或者是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特长的人能够投入到工作中来,这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按理说,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到活动和作业中,有利于培养亲子感情,但是活动太多或者太麻烦,家长也是有厌恶情绪的。

不能接受孩子做得不好?不能接受老师惩罚孩子?怕孩子痛苦、受累?勾起了自己的无能无力感?还是觉得罚错了方向?如果反思中发现自己有情绪,家长就要先调整自己情绪。因为家长自己焦虑或情绪低落的话,是很难去做有效沟通、调动孩子面对困难的。

很多家长在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都很头疼,明明很简单的课文或语单词,孩子就是记不住。通常这种情况,家长就很恼火,把一切原因都归到孩子不肯用心上。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