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赣州安远有没有专门收叛逆期不上学孩子的学校咋办

现在因为厌学,进一步发展为抑郁症,最后休学在家的孩子很多,其中以高中生居多,并且重点高中的学生比例最高,让很多家长理解不了,原来那么优秀,那么懂事的孩子,为什么就厌学,不学习了,还得了抑郁症,当然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装病,是逃避学习。今天,聂老师不仅从专业的角度去介绍了与家长沟通的一些原则和技巧,同样也用她春风化雨的沟通态度给我们做一个生动的展示。作为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亲和力应该是伴随我们沟通过程的始终的,我们不能以老师自居,就觉得自己是专业的,家长是业余的,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说,家长比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些时候,反而是家长更了解孩子的需求,我们很多方面甚至需要寻求家长的配合。所以,我们和家长是平等的,千万不能拉开自己与家长的距离,让家长觉得我们不可接近,如果这样的话,家长也不容易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了。

之前和一个家长沟通过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长跟我说:如果孩子有能力的情况下,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孩子只要能上学历越高越好,绝不放弃。

特别是女孩子,生理上的原因也会影响她的抗压稳定性,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家长平时和孩子的谈话尽可能少谈学习,可以从生活的琐事开始切入话题,慢慢转变到学校的人和事上,最后才能和孩子谈学习,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父母是爱她这个人而不是只关心TA的成绩和学习。

也许是为了敷衍了事,又或是为了教会孩子节俭,当孩子提出父母不愿满足的要求时,很多父母都喜欢用“没钱”、“买不起”作为理由而拒绝孩子;

许多家长觉得孩子间的玩耍稀疏一切正常,有时并不会认真完成。实际上,因为拥有这类念头,当孩子确实遭受比较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时,这种家长会不知所措。尤其是家长的这类无动于衷的看法会给本就受欺压的孩子内心上多重一击,完全让孩子丧失归属感。他会不会再坚信院校,不会再坚信父母,从而形成明显的厌学情绪。

这个是家长最容易忽视的,认为孩子小社交并不重要,但是善于交际的孩子至少不会被同学们孤立,在班级里有朋友,孩子也更愿意上学,能够体会到上学的乐趣。

眼瞅着马上就要过年了,想要明年过去陪读/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也紧张起来了,有什么能够快速拿到香港身份过去陪读的好方吗?

然而她14岁的孩子却因为一次和同桌的争执,请假休学了一年,无论家长怎么劝说,孩子说什么都不肯上学。来到我这里时,这个妈妈几乎完全崩溃,“我只有一个愿望”这位妈妈哭泣着说:“她只要上学就好,她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