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驻马店新蔡改造孩子叛逆的学校违吗有方法吗

社区要主动发挥教育的功能,动员社区的教育潜能支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协同育人的理想目标。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入门课程,所以一般学习这个课程的老师基本都是之前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的,想通过这个学习课程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以及能够做一些个案的辅导,家长来咨询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有一个专业的回答。

上高中的时候,在同学白象家的隔壁第一次认识了一个女孩子没上过学,完全在家里自学成才。当时觉得完全不能理解,一个人怎么可以不去学校上学呢?现在看到各种创新教育,私塾教育在中国纷纷开始兴起,一个人为什么不能通过以自己为主的方式完整教育呢?

据学好教育了解到家庭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每300—500人就拥有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全美家庭教育机构有700多家,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就形成了父母教育的理念,对父母自身教育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对儿童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为此,很多导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岗位培训工作。

衔接班老师们会适当地介绍小学生校园生活,以此引导小朋友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学习,激发孩子上学兴趣,建立孩子上学自信心,解决他们心中疑虑使他们较早满怀期盼而不焦虑和抗拒“上学”这件事。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教育。当然,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我觉得作为家长应积极地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孩子在校的时间相对来说比在家多些,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孩子在家和在表现的会不一样。通过与老师的沟通能够对孩子掌握的更多些,了解孩子的习性、表现,及时取长补短,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让孩子知道你理解TA的情绪,但这并不代表你的认同和许可。告诉孩子TA现在正在经历的情绪反应叫做焦虑,描述焦虑给孩子带来的痛苦。不要去批评、指责、威胁,“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学的,你看XXX就很喜欢上学,你怎么能不上学呢?逃学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你再这样妈妈不喜欢你了”。我们需要做的是,用陈述的方式描述孩子的状况,“你今天不想上学。你现在感觉XXX难受,一想到上学就焦虑。”

这是我读完一本叫做《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的书以后,得出的结论。这本书会用颠覆性的认知心理学原理告诉人们:孩子不喜欢上学,是因为人的大脑天生就不是用来思考的,它根本不擅长思考,这是人类的共性,不是单独某些孩子的问题。

分离焦虑是指孩子和主要养育者因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适当的分离焦虑,是大脑安全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孩子见到陌生人会紧张,是很正常的,恰恰意味着孩子是健康的。因为孩子能区分哪些是熟人,哪些是陌生人。而且,焦虑情绪会传染,分离焦虑不仅仅出现在孩子身上,家长也同样会有。孩子入园前,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太担心,孩子可能会更紧张。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