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少年学校叛逆如何是好

面对不愿意去上学的孩子,这位妈妈不仅没有发脾气,还给了孩子机会去试错,让孩子明白了自己行为的严重性,承担起该负的责任。“我知道因为我身体的原因,孩子上学之后或许会听到一些不好听的话,所以其他妈妈在做的事情,我也一样在做,送孩子上学,做饭做菜,照料家里,我想给我孩子看看,妈妈除了走路慢一点,和其他妈妈都一样,别的妈妈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

盲盒是新生事物,其不确定性、博性、神秘感强烈刺激着神经感官,产生心理快感,不少成年人都会因此“上瘾”,更别说是对价格不敏感、缺乏自控力的中小学生了,一旦上钩,就很容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影响到学习成绩。中小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购买“文具盲盒”所花的钱,都是从父母处获得,则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且容易误导中小学生,养成不健康、非理性的消费观,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利。

初中生厌学的原因和小学生不同。小学生的问题往往是心理能量不够,注意力无法集中等问题,而初中生的问题是开始思考了,孩子想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

电子竞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有正反两面,对于此次EDG夺冠,多所高校的男学生为之欢唿,激动得身体颤抖,虽然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但其实也让人感到无奈,有的高校男生由于过于沉迷在王者荣耀等电子竞技游戏当中,不能自拔,甚至因此荒废学业,耽误了自己一生的发展。

无论是出于哪一种情况,让孩子去上辅导班,父母们都需要知道,学习具体是一件怎样的事?从成人自己上学的经历,大多数家长们,都会这样描述上学学习:“上学就是,到学校,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时争取好成绩,在中考和高考之后,尽可能上好大学的事。”但我们会发现,同样是上学,人和人之间,从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到学习的结果,差异很大,这就意味着,可能我们还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上学学习?

在日常工作中,市场监管部门时常会接到关于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给游戏充值或打赏主播等大额消费的投诉,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家庭和谐。因此,家长在给孩子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时,应开启青少年模式,不要提供身份信息给孩子进行实名认证。管理好支付密码,定期对支付账户进行检查。同时,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消费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孩子沉迷游戏,发生大额游戏充值、打赏游戏主播等行为。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电子产品使用公约”,家长以身作则,不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要注意监控孩子上网安全,让孩子要做到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文明上网、限时上网,不沉溺网络,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