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孩子叛逆应上什么学校如何是好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双减”时代,书包“减重”,学生“减压”,教育正随着一道道“减法”回归本真。对待孩子的成长,作为教育者要遵循教育规律,学会等待,减少教育的浮躁与功利,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品格、行为习惯,还给孩子童年时光,让学校成为孩子魂牵梦萦的地方!所以,一定不能给孩子搞特殊待遇,不能以孩子为中心,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以免孩子养成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家长一定要学会做一个理性的人,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不能“感情用事”。

看着别人家宝宝3岁都能写字了,自家宝宝还只知道玩玩具,立刻就安排早教班。这种心态带娃,想不焦虑都难,不止父母焦虑,就连孩子也跟着焦虑起来。

1.2、通过师生交流和讨论,明确科学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要关注科学学习的方,明确怎样做一个会学习的人。

2.多少妈妈每次体检时,如果发现孩子的身高在“标准区域下方”,就焦虑得不行,总想着要给孩子补点什么,却没有想过,这是孩子自己的成长节奏?

3.常女士:我觉得,孩子如果不想听课、不认真学习的话,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电话手表不是关键因素。电话手表、手机、游戏机都只是工具,关键取决于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让孩子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自我管理,而不是疲于奔命地防着这个、禁止那个。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明白这些道理,都需要慢慢学习摸索,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对于孩子过于关注自己的体相而出现一系列的身心烦恼,父母要给与积极的关注,理解孩子的恐惧,及时安抚孩子的焦虑,带动孩子从消极走向积极;

5.除了家长的原因以外,还有一方面就是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部分学生不懂得读书的意义,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去补课只是为了完成家长的任务,而不是想着通过补课来提高自己的成绩。

第二种,还是上面说的第一种隔代抚养过度宠溺的孩子,因为已经习惯了予取予求,小时候在家里是小皇帝,一直被捧在手掌心,合理不合理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做错事也许也被各种护短,这类型的孩子会特别任性和理直气壮,一旦和外界有争执,习惯用暴力或抢夺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三种,家里爸妈经常争吵,有暴力现象,孩子一方面不堪承受这些负能量,一方面已形成错误认知,遇事习惯性模仿。

而且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就不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就不会有好的成绩。因此,父母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合理规划学习任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

双减策落地一个多月了,家长们仍然越来越焦虑。一位特级教师告诉家长,防止孩子学习成绩下滑的唯一方是:培养和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看了今天的讲座,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家长这一角色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现在双减策的大环境下,在孩子学习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要积极思考背后的原因,抓住重点、逐一解决,而不是简单的理解为马虎粗心。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