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徐州新沂叛逆青少年学校有那些

家长过分看重成绩,孩子压力大厌学。很多家长都过分的看重孩子的分数,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要求的分数是就埋怨,责备孩子,拼命的给孩子施加学习的压力。如果压力过大,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孩子厌恶学习。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精神压力,让孩子无法承受,也会对家长的做法感到反感。父母不要用分数来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分数只能代表孩子都一段的学习情况,家长应该从不同的方面表扬孩子,增加孩子的信心,而不是单一的成绩单。1、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句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做为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格控制到校时间。学校严格按规定控制学生到校时间,学生上午上课时间8:20,8:00—8:20为入校晨检时间段,学校有护导教师、家长志愿者会在校门口、校园巡视。请根据家庭远近合理安排孩子上学时间,不要过早地将孩子送到学校;确因特殊情况需将孩子提前送到学校的,应提前与班主任沟通,学校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或体育锻炼。(后附学校作息时间安排)

1.当今社会,好多家长好像忘记了这一古训!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好像更加依赖老师。有些家长说,“我花钱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就是老师的事!”持这种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这就让人费解了!有这种想的家长是把教育简单化了、商业化了!首先,教育是用钱摆不平的!比如,亲情教育是家长的职责,其他人无代替!家长花再多的钱也没用!其次,教育孩子是家长和学校共同的职责。家长不要认为把孩子扔在学校就一了百了,万事大吉了!最后,即使孩子在学校,家长也有义务协助学校和老师教育孩子,管理孩子。因为最根本的一点是孩子是你的,不是老师的,更不是学校的!

2.有的家长感到教育无力:我没有文化,我不会教育孩子,老师就多费心了;我很忙,真的没时间教育孩子;孩子送到学校就全靠老师了;我只管孩子吃穿,给钱就万事大吉了;

3.学校的老师也很负责,会给家长微信沟通孩子的情况,告诉家长如何配合孩子的教育。反正读了将近一年,孩子的变化也挺大,以前内向,现在愿意跟我们交谈了,成绩进步也快,主要是变得乐观、自己愿意学、有动力了,这让我们少操心不少。

4.在小学不考试的情况下,夺取胜利也要有技巧。有人抱怨孩子得了很多奖,简历也有了厚厚一大本,但是却没被学校录取,感到不公平!其实,也许就是败在那厚厚的一大本简历上。试想,一个小学生,凭经验能有多少辉煌的历史?那厚厚的一大本会让学校老师觉得水分太多,也许就淹没了孩子最真实最有份量的东西。另外,哪个学校的老师能耐心地一字不漏的看完厚厚一大本的简历,要知道好的学校,报名的孩子多是几千人。若要求人家老师一字不漏的看你那一大本恐怕也不现实,鉴于此,小学简历一定要言简意赅!

5.大家好!我是xx的家长。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让我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我感到十分荣幸。老师们落落大方[注: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的举止、谈吐不凡的气质、生活朴实的作风、勤奋好学的精神,时刻潜移默化[注: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既学会了读书,又学会了做人。让他在这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此,我代表所有的家长们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大约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其中,有些父母重视家庭教育,但对家庭教育的理念不恰当,他们往往“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养轻教”;有些父母则不懂得如何平衡孩子的“个性发展”和“遵守规则”,在亲子教育中或过度娇纵溺爱或过于严苛控制,导致一些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很差,出现厌学、弃学、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或因心理问题自残自杀等,甚至个别青少年走上了犯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亲爱的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善待每位老师,他们虽然有时严厉,但却是为了让学生成长的更好。多一分宽容和理解给学校,多一分尊重和信任给老师,您的孩子会感到一个健康快乐温暖的学习成长环境。

估计有很多家长的想和当初的我一样,觉得把孩子送到管教孩子的学校,是在推卸为人父母的管教孩子责任,所以不敢问、也不想问哪儿有管教孩子的学校。管教孩子的学校教学性质虽然特殊,却也是学习的地方,管教孩子的学校设立的目的也是为了叛逆孩子好,而家长把叛逆孩子送进去,不是在推卸为人父母的管教责任,而是在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尽快戒掉不好的习惯,尽快跟上跟上同龄人的步伐,这样才能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几乎没有选择权。在学校有老师监管,他们根本玩不开,况且大部分学生应该不怎么想放假了还必须留在学校。但是多少家长会考虑孩子的感受?即使刚开始想着顺从孩子想,最后带烦了还是要放学校去,孩子没有话语权。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